今日分享:2024年微短剧行业发展研究报告
公众号『智云研报』
报告共45页
导读:2024年微短剧行业发展研究报告
一、行业发展环境
技术赋能:5G网络普及提升了用户的视听体验,AI、VR等技术逐步应用于内容创作,推动制作效率与质量提升 资本与平台激励: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显著增长,短视频平台(如抖音、快手)及长视频平台(如腾讯、优酷)持续加码扶持政策,激发创作热情 政策引导:广电总局强化监管,推行“分类分层审核”制度,规范内容备案、片名审核等流程,推动行业从“野蛮生长”转向“精品竞合”二、市场发展现状
用户规模:截至2024年底,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.62亿,网民使用率59.7%,覆盖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的中青年女性群体为主 内容供给:全年发行许可数量为602部(实际市场流通量约2万—3万部),题材以爱情、都市为主,古装、家庭类题材增速显著 商业化表现:广告营销和付费充值为主要盈利模式,部分小程序短剧通过高用户付费实现快速回本;精品剧单部收入周期延长,摆脱“3天定生死”魔咒 展开剩余79%三、产业链与商业模式
产业链结构:已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链,涵盖IP版权方(如阅文、中文在线)、制作方(如九州文化)、平台方及投流服务商,协作效率提升 投流策略:通过短视频平台精准投放吸引用户点击,导流至小程序或独立APP完成付费转化;抖快等平台逐步提高第三方小程序跳转门槛,推动短剧APP独立发展 多元变现:除C端付费外,“短剧+电商”“短剧+游戏”等融合模式兴起,拓展商业化空间四、内容创作与监管趋势
内容升级:政策引导“微短剧+”计划,推动与文旅、普法、非遗等领域结合,如《西城无小事》以真实基层案例为原型,打破“悬浮”叙事 题材多元化:“霸总”类爽剧减少,家庭、都市、现实题材占比提升,内容更注重社会价值与艺术性 审核细化:广电总局将微短剧分为“重点”“普通”“其他”三级审核,平台下架数百部违规剧集,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五、社会与经济影响
就业带动:2024年微短剧直接带动就业21.9万个岗位,间接带动42.8万个,涵盖编剧、导演、演员等工种,部分岗位月薪超2万元 文化输出:优质微短剧出海成效显著,推动中国故事国际化传播,如《重回永乐大典》展现传统文化魅力以下是部分报告原文节选
每日精选报告,公众号:智云研报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江苏省